返回

重生后她六亲不认,全家火葬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 斗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模仿了她的笔迹的书信,里面写满了不堪入目的话。

    她有些不可置信的又瞧了一眼,然后又扒了扒了地上其他的纸,她的字迹模仿的很像,而且另外一个字迹也能看得出来,这是男子写的字。

    怎么,现在是有人直接要陷害她与男子私通是吗?

    温乔都不用再多想什么,这么拙劣的手段,必然是温泽寒和温绮的手笔。

    不,应该说是温泽寒那个蠢货又从温绮哪里得到了什么灵感,不然就凭着温绮认识的那些人,她是绝对没本事能抛头露面的找到这种模仿字迹的高手来陷害她的。

    “女儿不懂父亲什么意思。这些书信的确是女儿的笔迹,可女儿不说从来没写过这样的东西,就是这些年来一直生活在乡下,也必然是不会有男子愿意与女儿这种乡野之女有什么的,更何况这男子的字迹一看就是读书人,女儿生活的那个小村子可没有读书人。不知道父亲是从哪里得来的这些东西,可千万不要被旁人蒙蔽了才是。”

    温乔一直蹲在地下,如今腿都麻了,瞧着温丛庆这一副不气的样子,她也就不装了,直接站起身来。

    反正她跟侯府撕破脸不过是时间的问题,现在之所以一直在侯府里隐忍着,不过是因为不想打草惊蛇而已,如今温丛庆都用这个态度来对她了,甚至人家的栽赃陷害都已经弄到温丛庆这边来了,那她也就不想再装下去了。

    瞧着她这么硬气的模样,温丛庆一时有些语塞。

    他不知该用什么再去压制温乔了,毕竟他本身也就是凭借着他是长辈的身份来跟温乔说的,却没想到温乔竟然表现得这么有底气,不仅心里有些后悔当时的时候把温乔带到宫中参加太后的寿宴了。

    此时的温丛庆完全忘记了温乔在宫中给他带来了多少好处,要不是温乔被皇帝和太后疼爱着,京城里的那些大臣们与有几个人愿意搭理他这个没什么用处的侯爷?

    “你的意思是这件事情的是旁人冤枉了你?这种事能是空穴来风的吗!若是你当真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又怎么可能会有人用这样的手段冤枉你!你必然是做了这样的事情,或者是得罪了什么你不该得罪的人,否则为何旁人的诬陷会直接到了我的桌子上?!”

    温丛庆前些日子本来就因为李彦兰身份的事情是焦头烂额的,毕竟温乔倒是话里话外的可都有谁一些威胁的成分在,再加上温乔和李彦兰本就立场不同,有些摩擦也很正常。

    他本不想管这些事儿,毕竟这是女人之间的事情,只是坏就坏在,李彦兰当年是他从教坊司里边儿救出来的,若是现在有些人想要顺着这条线往下查一查的话,肯定也能查到他的头上,只不过一个罪臣之女,没有人愿意从她身上花心思罢了。

    再加上温丛庆也只是一个在京城中没有什么实权的侯爷,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政敌想要对付他的这一类的情况,所以这些年来才一直安然无恙的,可这件一直都没有什么人注意的事情被自己这个刚从乡下回来没多久的女儿给发现了,这让他心里有一些不安,生怕旁人也能发现。

    要知道,现在温乔虽然有皇帝和太后的宠爱,可是说到底,她也只是个无权无势的外臣之女,甚至手里也没有多少能用的人去查这样的事情,可即便是这样她都知道了这件事儿,那其余的那些想要故意针对他的人,那岂不是一查一个准?

    温丛庆前两天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愁的不得了,甚至他看见李彦兰的时候也没有年少时的感情了,只觉得厌烦。

    若不是李彦兰,他也不至于现在陷入这种两难的境地。

    李彦兰现在还不知道这件事儿呢,即便是她知道了,也没什么太大的用处,只会跟着添乱罢了,甚至他现在想一想,整个侯府里,他都没有人能说这种事,因为他的子女们没有什么有出息的,也都没法给他帮什么忙。

    再说李彦兰前些日子还病倒了,即便是他现在看着李彦兰并不像年少时看着李彦兰一样那么喜欢了,可到底也是生活了这么多年的,感情自然也是有一些的,他哪里舍得真的就对李彦兰不管不顾?只是这个方法实在是难找了一些,为今之计,唯有把希望寄托在这个在宫中混的风生水起的女儿身上了。

    可是前两天温乔说话那个语气让他很不舒服,总觉得温乔是想要拿这件事情来威胁他什么,所以才一直没有跟温乔开口说这件事,而且他也有自信,即便是这件事情最后暴露到了皇帝的面前,他也不觉得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之前的时候皇帝会看长乐公主的面子,现在皇帝自然也会看温乔的面子,不会真的直接把整个侯府都拉出去砍了的。

    更何况,第一任永宁侯那可是跟着开国皇帝经历过无数场战争,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这才得到的这个能够世袭的爵位,即便是真的要砍,皇帝也应该好好掂量掂量。

    只是话虽然这么说,可他也不想无缘无故的再给自己惹上麻烦,还是想着这件事情能安全的解决,最好是什么事都没有的,可是温乔现在这一副无所谓的模样,温丛庆气不打一处来。

    “女儿只能说父亲误会了

第72章 斗鸡(2/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